深圳将创建公交都市 鼓励发展互联网+公交
针对深圳公交场站缺乏,制约公交线路规划,不利于市民出行的情况,市交委相关负责人解析场站长期缺乏的主要原因,并透露深圳将转变既有的公交场站建设模式,将现有公交场站功能进行剥离区分,推动综合车场和配建首末站的建设。其中,13个综合车场将在“十三五”期间建成。
据市交委设施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深圳公交场站基础设施发展严重滞后于公交客流增长需求,制约着常规公交线网优化调整、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1、总体规模严重不足,导致公交车辆无处停放,既增加了公交企业运营管理的难度,又给道路交通安全和车辆自身安全带来隐患;
2、场站空间分布很不均衡,导致公交线路优化困难,高峰时段“列车化”问题突出,运营效率降低,同时加剧了道路交通压力;
3、临时租赁公交场站达到了60%,不仅场站随时可能搬迁不利于稳定运营,而且租赁成本较高,占公交行业财政补贴份额较大;
4、存在“场”“站”不分的情况,首末站和综合车场功能不清晰,导致使用效率不高、公交车辆维修保养、充电加油空间匮乏,与加快推广新能源公交的要求不相适应。
而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深圳市土地资源十分紧张,公交场站落地难。
解决措施:采取“场”“站”分离的新建设模式
为改变这一情况,市交委和市规土委联合开展了相应的规划研究工作,在分析原因及总结香港等地经验基础上,提出了转变场站建设模式的新思路:
1、计划转变目前公交首末站与综合车场功能不清的状况,转为采用“立体多层公交综合车场+配建公交首末站”的新建设模式。
2、将公交首末站中承担的公交车辆夜间停放、维修清洗以及充电等生产性功能剥离至综合车场;而公交首末站则主要承担公交运营时必要的车辆掉头、等候及上下乘客等功能。
3、公交首末站不再单独建设,而是结合城市更新项目、保障性住房项目、大型商业开发项目以及交通枢纽等设施配套建设。
具体实施:
1、按照上述思路,目前已在全市范围内规划立体综合车场26处,其中,为配合前海片区开发,月亮湾综合车场立体化改造项目启动前期工作。
2、而在与市政府其他部门沟通获得支持的基础上,市交委也专题请示市政府,建议在“十三五”期间,首批推进13个综合车场建设工作(含月亮湾综合车场)。
3、预计每个综合车场建成后可承担400~500辆公交车的停放、加油充电、维修保养等功能,迅速缓解我市目前公交场站缺口大、新能源公交充电难的现实问题。
4、在首末站规划方面,市规土委组织编制的《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中,明确要求“城市更新或新建项目,应结合其用地几何中心300米半径范围内的居民出行需求,优先在城市新建地区或城市更新用地中配置公交首末站”。
截至2014年底,市规土委在已批城市更新单元规划中共规划落实81处公交首末站,合计25.9万平方米;在已批准个案调整中共规划落实49处公交首末站,合计13.9万平方米。
市规土委在规划报建过程中均要求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市交委近年参与了配建公交场站的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验收接管等工作。
满足多元出行需求 鼓励发展互联网+公交
深圳市交委公交处相关负责人透露,为提升公交服务水平,今年将继续展开公交线网优化工作,完善候车亭等基础设施,并将积极推进公交行业互联网化,创新服务模式,满足市民多元化公交出行需求。
市交委将组织开展2016年线网优化调整工作,解决市民出行热点和覆盖盲区问题,提高公交覆盖水平。
拟新增、优化公交线路65条以上,实现原特区外500米公交站点覆盖率提高至93.5%以上。同时,继续加快推进旧站台、简易站台标准化改造工作,尤其是原特区外新一代公交候车亭建设工作,升级改造公交停靠站300座以上。
推进公交站点和路口优化,对全市主要片区的大巴列车化站点、公交提速瓶颈点及热点难点区域进行综合化改造,完成不少于20对列车化站点改善,不少于2个热点难点片区的公交综合改善,不少于3处公交提速瓶颈点改善,以打通制约公交提速的瓶颈。
互联网和公交联合现况
此外,市交委明确表示,将发展多元化公交品种,满足市民多种出行需求。
1、市交委今年计划在宝安、龙岗、光明、龙华等区域积极开展社区微巴试点,以及加强公交支线微循环投放,增强特定区域公共交通服务能力;
2、同时明确表示将鼓励公交行业互联网化,通过“互联网+定制包车”、“公交+互联网”、“手机电子站牌”、“公交管理微信工作群”等方式创新服务模式,鼓励三大公交特许经营企业发挥自身公共交通资源和管理优势,运用互联网思维加强运营服务和组织模式创新,丰富公交服务品种。
3、此前,巴士集团已在2014年试水定制班车,而东部公交运营的“e巴士”公交定制服务,也于今年初陆续在坪山、龙岗等区域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