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殊儿童随班就读 难题如何破解?深圳有啥问题?
接收符合就读条件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就读是一项基本政策,也是很多特殊儿童家长们的心愿。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能够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少之又少。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该如何解决?
接收符合就读条件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就读是一项基本政策,也是很多特殊儿童家长们的心愿。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能够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少之又少。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该如何解决?
针对这些问题,本期“家家谈”栏目特别邀请了畅销书《共享融合,融合的世界》的作者倪震、深圳市心智障碍者家庭关爱守望协会秘书长张凤琼以及特殊儿童家长杜女士,就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倪震:随班就读关键要解决人的问题
“现在很多人认为随班就读就是融合教育,其实不然。”倪震是我国第一位参加GRE考试的盲人考生,并于2010年独自赴英国杜伦大学学习教育专业。
在他看来,融合教育是一种为不同特质的孩子设计的环境和教学方法,是一种适合所有孩子的快乐教学,而不是简单地坐在一起读书。所以,随班就读和融合教育的差距还很大。
撇开智力因素,绝大部分特殊孩子随班就读,却达不到普通孩子的效果。一方面是教育资源配置不足,另一方面是普教老师没有经过特教培训,要设计兼顾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的教学方法,对他们来说比较困难,导致认知水平有限的特殊儿童无法和普通儿童同步吸收。但是,倪震说:“最主要还是要解决人的问题。”
倪震有一种观察,文化、语言、社会背景多元的地区,融合教育做得比较好。但是,相对来说,在国内,我们从小生活在一个高度同质的环境,社会背景和语言比较单一,导致我们对差异很敏感,不容易接受和我们在身体、文化等方面不同的人。
而且,随班就读最难的一点就是要证明对普通孩子也有益处,这对很多国家和地区来说,已经是个事实,而非需要验证的命题。而在国内,这还需要大胆的尝试和验证,需要更多的普通学校向特殊孩子敞开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