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新闻 | 高铁火车 | 航班动态 | 公交新闻 | 公路客运 | 竞价摇号 | 驾照学车 | 车管新闻 | 生活资讯 | 深圳免费 | 手机版
首页 >> 深圳地铁动态 >> 正文

上海市地铁轨道交通2017-2025建设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一览

时间:2017-11-28 10:41:00 作者:上海本地宝

  1. 规划方案概述

  根据《上海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 2017-2025 )》,本次规划计划建设城 市轨道交通约 285km ,包括 9 条线路。

  轨道交通 19 号线起自闵行梅陇,终至宝山杨行。主要沿济明路、浦东南路、 江杨南路走行。全长约 40km ,设站 30 余座。

  轨道交通 20 号线一期起自上海西站,终至共青森林公园。主要沿交通路、场 中路、嫩江路走行。全长约 20km ,设站 10 余座。

  轨道交通 21 号线一期起自国际旅游度假区,终至浦东新区高行。主要沿哥白 尼路、广兰路、杨高北路、东靖路走行。全长约 28km ,设站 10余座。

  轨道交通 23 号线一期起自闵行开发区,终至徐家汇。线路 主要沿东川路、龙 吴路走行。全长约 29km ,设站 20 余座。

  轨道交通 1 号线西延伸为现状 1 号线终点站莘庄站向西延伸 1 站。全长约 1km , 新增车站 1 座。

  轨道交通 13 号线西延伸线路起自国家会展中心(中国博览会综合体),终至 现状 13 号线金运路站。主要沿诸光路、联友路、金沙江西路走行。全长约10km , 设站 5 座。

  轨道交通嘉闵线起自嘉定新城,终至闵行莘庄。主要沿澄浏中路、金运路、 七莘路走行。全长约 42km ,设站 10 余座。

  轨道交通机场联络线起自虹桥枢纽,终至上海东站。主要沿沪杭客专东侧、 春申塘、外环线走行。全长约 68km ,设站 8 座。

  轨道交通崇明线起自浦东金桥,终至崇明陈家镇。主要沿 G1501 、长江隧桥 —— 沪陕高速公路、中滨路走行。全长约 47km ,设站 8 座。

  2.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2.1. 声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9 号线、 20 号线、 21 号线一期和 13 号线西延伸均为地下线, 1 号线西延伸为 地面线, 23号线、嘉闵线、机场联络线以及崇明线部分为高架线或地面线。

  从声环境保护的角度,地下线敷设方式是对外声环境质量影响最小的轨道交 通方式。风亭和冷却塔是本次规划线路中地下线对外环境产生影响的主要声源,只要在设计阶段合理选择设备的位置、型号,并辅以风道消声器及隔声措施,风 上海环境热线 www.envir.cn 2 亭、冷却塔噪声可控制到可接受水平。

  根据预测,从声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部分地面线、高架线周围分布着噪声 敏感建筑物,必须设置声屏障及隔声窗等环境保护措施降低轨道交通的噪声对沿线声环境敏感区的影响。

  车辆段与停车场内检修、洗车等作业噪声,只要合理布局,厂界噪声一般可 满足 2 类区厂界标准。

  2.2. 振动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虽然地下线路的振动影响较突出,且沿线的既有或规划敏感建筑相对集中, 但由于地铁振动的污染振动治理措施较为成熟,在规划实施中可根据沿线建设情况对待开发区域轨道交通线路两侧进行空间用地控制,必要时根据具体振动影响 的程度选择相应的治理措施,轨道交通振动影响一般不会成为建设规划实施的制 约因素。

  二次结构噪声源于轨道交通车辆与轨道的振动,降低轨道交通振动就可以相 应减轻二次结构噪声影响,采取浮置板道床、弹性短轨枕等减振等措施也可以从根本上减轻二次结构噪声影响。

  2.3.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本规划实施期间,施工期污水主要来自轨道工程实施过程中产生的生产污 水、生活污水及由地表径流导致的污染物入渗;轨道交通运营期污水主要来自于沿线车站、控制中心、停车场和车辆段排放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

  从上海市已建污水处理厂分布状况和服务范围上来看,建设规划中的场站排 放的生活污水可直接通过城市污水管网系统进入各临近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车辆段和停车场排放的包含石油类物质的生产废水经沉淀、隔油等方法预处理后 基本可以就近纳入附近既有污水管网中,进入相应的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和管网与轨道交通设施建设的配套率达到 100% 。

  建设规划实施后,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较小,对上海市的污水处理 负荷和地表纳污水体产生的影响较小。

  2.4.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轨道交通建设实施过程中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可能会伴随施工作业渗入地下水系统,造成区域内局部地下水水质发生暂时性变化,影响地下水水质状态。但是只要辅以科学的、合理的、有序的降水措施和管理措施,施工期过程将不会影响地下水水质。

  在运营期内,由于地下水和地下轨道结构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也就是地下水 腐蚀混凝土结构会影响地下水水质,需要加强管理,减小该部分废水对水质的影响。另外,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建成投入运营后,车站、车辆段及停车场产生的生 活污水可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行处理。在污水产生及运输过程中,因跑冒滴漏等渗入地下的污水量较小,不会对区域地下水质产生较大影响。车站的厕所、 化粪池均采用了防渗漏措施减小对地下水的污染。

  2.5. 电磁辐射影响分析

  经类比预测,上海市轨道交通地面主变电所产生的工频电磁场和无线电干扰 均不会超过相关国家标准限值,对周边电磁环境影响不大。地铁高架线电磁辐射对环境影响较小,电磁辐射对地铁高架线的布局不存在制约性。

  2.6.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轨道交通运营对周围区域空气环境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面风亭排风与 地铁车辆段各设施排放污染气体对周边空气环境的影响,但影响较小。

  本次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实施,在完成相同客运周转量的前提下,替代地面 公交系统会大大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对改善上海市城市大气环境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2.7.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轨道交通施工期区间隧道和地下车站弃渣量较大,应加强出渣管理,并及时 清运,对可再利用的废料应进行回收。

  施工期和营运期产生的生活垃圾经收集后,交给环卫部门定时清运,对环境 基本无影响。

  电动车组用蓄电池、车辆段废油及废弃含油棉纱等危险废弃物,应根据相关 规定妥善存放处理。蓄电池由生产厂家定期运回厂家处置,废油泥定期送至危险废物处理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置,这样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危险固体废物危害。

  2.8. 城市生态与景观影响分析

  总体上看,本次建设规划评价线路高架段主要沿现有道路敷设,以占用交通用地为主。地下段主要为车站地上部分占地,车站基本位于现有或规划道路交叉对土地利用现状影响不大。规划线路的建设基本不会对城市绿地系统产生不 良影响。

  2.9.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能耗低、污染低、安全性高的轨道交通对促进上海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本规划实施有利于促进城市综合交通客运体系的形成,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引导城市人口的重新分布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上海城市的空间 布局。本次规划实施有助于完善公共交通体系,改善市民的出行条件。

  2.10. 与重要生态敏感区的环境影响分析

  本次规划中崇明线与青草沙水源保护区相切,但由于线位利用现有长江隧 桥,同时规划线路采用电力运输,不涉及危险品及货物运输,因此不会对青草沙水源保护区产生不利影响。

  20 号线与共青森林公园相切,且采用地下敷设方式,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以 及景观产生不利影响。

  3. 规划协调性分析

  ( 1 ) 上海市具备继续扩大轨道交通建设规模的条件,本次规划与《国务 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建设管理的通知》相协调,且符合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的要求。

  ( 2 ) 上海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 2017—2025 年)与《上海市主体功 能区划》、《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5—2040)纲要》相协调。

  ( 3 ) 本次规划与上海市给排水、电力、固废处置等市政基础设施规划中 的各相关规划都有较好的相容性。

  ( 4 ) 本次规划线路走向大体沿现有城市道路方向,地下穿越路段对城市 绿地系统没有影响,高架段和部分站点占用防护绿地,对绿地系统的影响不大,所以本次规划与上海市绿地系统规划相协调。

  ( 5 ) 轨道交通作为“容量大、人均占地少、能耗低、污染低、安全性高” 的“绿色交通”,本次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实施可以有力地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在完成相同客运周转量的前提下,替代地面公交系统会大大减少汽车尾气的排 放,对全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起到积极作用,与《上海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的要求相协调。

  ( 6 ) 本规划线路除崇明线崇明岛部分为环境空气一类区外,其他线路经 过区域均为环境空气二类区。大气中 NOx 浓度与机动车保有量呈明显的正相关,而轨道交通机车采用电力车组,无废气排放,没有大气污染物产生,且由于轨道 交通方便、快捷、舒适的乘车环境有利于吸引大量地面公交客流,从而减少地面道路公交汽车尾气排放,可有效降低沿线大气污染物浓度。因此,本次规划的实 施对改善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起着积极的作用,轨道交通与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具有较好的协调性。

  ( 7 ) 穿越河流以III类和 V 类水域为主,且轨道交通对地表水体的影响有 限,因此地表水体保护与线路布局间不存在制约。

  4. 规划优化调整建议及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 1 )噪声控制措施

  轨道交通线路噪声污染治理措施概括起来包括声源、传播途径、与受声点防 护措施三大类,声源控制是防治轨道交通噪声影响的最根本手段,主要通过采用低噪声车辆、轨道及设备来实现;传播途径防治措施主要通过设置隔声屏障、风 塔或冷却塔消声器,种植绿化林带,合理进行建筑布局来实现;受声点防护措施主要为建筑隔声措施

  这些措施的采取对降低轨道交通噪声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而绿化林带、搬 迁与功能置换等措施因增加了土地需求和工程造价,需因地制宜、谨慎采用;低噪声车辆、设备与轨道结构等先进技术的引进、研发与应用,应成为今后轨道交 通噪声治理的主流方向。规划线路的具体噪声治理措施,应根据项目实施时的声环境要求,技术经济条件等因素在项目环评中通过详细的分析论证确定。

  ( 2 )振动防治工程措施

  根据地铁振动的产生机理,在车辆类型、轨道构造、线路条件等方面进行减 振设计,将降低轮轨撞击产生的振动源强值,从根本上减轻轨道交通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即在车辆选型中,除考虑车辆的动力和机械性能外,还应重点考虑 其振动指标,优先选择噪声振动值低、结构优良的车辆;铺设 60kg/m 重轨无缝线路,采用减振扣件(如 Lord 扣件、 Vanguard 扣件等),减振道床(如 T 型轨枕、橡胶隔振垫、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等)等轨道结构振动控制措施。轨道结构振动控 制措施是目前轨道交通振动控制的主流方向,经过多年实践,其技术已日趋成熟。 上海环境热线www.envir.cn 6 规划项目的具体振动防护措施应在项目环评中根据当时的环境要求和经济技术 水平确定。

  ( 3 )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轨道交通排污设施排放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临近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车辆段及停车场产生的包含石油类物质的生产废水需经预处理 后,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若在规划实施阶段无法具体落实,则应该在各场站设置污水处理设备将污水处理达标后就近排放。

  加强施工管理,严禁施工污水乱排污染道路及周围环境;对于施工期间的各 种废浆、机械漏油、化学注浆等,建议设沉淀池预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排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 4 )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间设置集排水设施,将坑道和基坑内施工生产废水经收集抽排至坑外 沉淀处理后排入城市雨水系统,确保不污染地下水质;施工场地的临时厕所设置防渗漏措施,以防对地下水产生污染;

  车站、车辆段等污水经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对车站、车辆段的厕所、 化粪池、污水处理设施采取防渗漏措施,确保地铁运营期间不会影响地下水水质;

  在修建车站和隧道的过程中,在满足一定工程地质要求的条件下,通过及时 向其顶部回填一定厚度的砂卵石层的方式,增加该区域的地下水渗流量和地下水过水断面,进而有效地减轻地下水位壅高带来的影响;

  在施工阶段对整个工程进行系统实时监测,了解地下水环境变化的态势,利 用监测信息的反馈分析,预测系统的变化趋势。当评价区地下水环境遭到破坏时,可做出预警,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地下水环境不受到破坏。

  ( 5 )文物古迹保护措施

  20 号线下穿旧上海特别市政府大楼建设控制区范围, 23 号线下穿龙华烈士陵 园建设控制区范围。本次评价建议尽量绕避文物保护单位实体建筑并尽量距离文物保护单位一定距离,并设置高等级减振措施;此外,在工程建设中加强对文物 保护单位的监测和保护,确保文物安全。

  靠近文物路段和优秀历史建筑路段施工建议采用 TBM 施工技术,或采取暗挖, 以减小地面振动的影响;为避免营运期振动影响,在所有靠近文物保护单位路段上海环境热线 www.envir.cn 7 设置特殊减振使振动环境达到相应标准,对靠近优秀历史建筑的路段设置中等减振措施使振动环境达到相应标准。注意在施工方法、选择机车、采取高效减振轨 道系统及加固古建筑等方面增加、完善相关技术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上述涉及文物保护单位和优秀历史建 筑的工程项目实施前,必须履行相关文物报批手续。

  ( 6 )城市生态及景观保护建议

  在对地下车站、高架段及车辆段、停车场的设计施工应充分考虑对绿地的保 护和补偿。

  涉及历史文化街区的线路,应重视对高架段、车站进出口和风亭等建筑风格 的设计。,如果在设计中与周围建筑风格差异较大,将可能对整个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产生影响。在有要保护的视廊、视域布置的车站出入口尽量避开需保护的视 廊、视域,或与其它建筑合建;设计时应尽量保持与周围建筑风格的一致,让其融入上海市各个历史文化街区独有的景观风格中。

  ( 7 )环境空气污染控制建议

  为减小轨道线路对环境控制质量的影响,应将风亭排风口设置在居民区的下 风向,将排放口背向环境敏感点。另外,可在风亭四周种植密集型绿化林带。

  ( 8 )固体废物控制措施

  加强施工期出渣管理,及时清运,结合上海市对固体废物处置的要求进行妥 善堆存或处置,对可再利用的废料应进行回收;

  施工期和营运期产生的生活垃圾经收集后,交给环卫部门定时清运。

  营运期产生的废旧蓄电池、车辆段废油及废弃含油棉纱等危险废弃物,应根 据相关规定妥善存放处理。蓄电池由生产厂家定期运回厂家处置,废油泥定期送至危废处理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置。

  ( 9 )电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鉴于公众对电磁辐射的反映较敏感,变电所的设置仍应尽量远离学校、居民 区等敏感区,保证最小距离大于 15m ,以减轻人们对电磁场影响身体健康的担忧,减少投诉纠纷。

  高架线区段,电力线架设时应尽量避开跨越民房,无法避免跨越时,应满足房屋防护距离的要求,并尽量采用高跨设计,减少电磁辐射影响;如实际情况不能满足防护距离的要求,则应采取安装防护网或房屋拆迁等措施,保证人员活动范围内的工频电场小于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

  5. 总体评价结论

  《上海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 2017-2025 )》符合国家相关政策,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相关规划 基本协调,有利于上海市城市发展目标的实现。

  本次建设规划拟定的 9 条轨道交通线路的总体布局、敷设方式、大宗用地选 址等基本合理。在下一步规划实施阶段进一步落实有效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的基础上,规划实施不存在重大环境制约因素,规划目标和环境目标总体合理及可达。

  综上所述,从环境保护和环境规划的角度,《上海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 ( 2017-2025 )》基本可行

注:本站部分文章收集自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之用,如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改、删除,谢谢!